下“竹”功夫 促产业林下生“金”

2025-05-26

闽北大地600多万亩的竹林绵延如碧海,每根挺立的翠竹都镌刻着“中国笋竹之都”的产业密码。2023年2月,福建省南平市印发《南平市竹产业千亿行动方案》,围绕做好竹产业、竹科技、竹工艺、竹文化文章,切实将南平市资源优势、生态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产业优势,锚定千亿产业目标,推动竹木产业发展拔节有声、向新前行。

近年来,农业银行南平分行主动学习“千万工程”经验,紧抓竹产业链核心环节,在产品创新、服务模式、管理机制等方面不断探索服务全竹产业链发展的新路径、新方法,为南平市绿色高质量发展添“竹”力量。截至2025年2月末,该分行支持林竹产业贷款余额26.2亿元,比两年前增加3.7亿元。

“以竹代塑”崛起

如何以竹激活乡村振兴一池春水?南平市充分利用境内丰富的竹资源,大力开展“以竹代木”“以竹代塑”“以竹代钢”等应用推广,助力经济社会全面绿色转型。

2024年底,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福建杜氏木业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杜氏木业”)传出好消息:该公司创新研发的毛竹初加工全流程连续自动化生产线、竹复合集成材连续智能化生产线集中解决了毛竹集中备案、初加工全流程自动化生产和设备互联互通等“卡脖子”共性的技术难题,填补了国内该项技术的空白。

据悉,杜氏木业是一家集生产、销售、研发、服务于一体的科技创新型企业,生产的木制家具、橱柜、园艺制品、宠物用品等远销海内外,成为宜家的供应商之一。

杜氏木业的研发成功离不开金融机构的大力支持。2023年,农业银行南平分行得知该公司为了引进新的技术、打造新的生产车间,需要一大笔资金。该分行第一时间与杜氏木业负责人协调沟通、研究方案,通过省、市、县行三级联动和金融产品创新为其定制最佳融资方案,办理长期、优惠利率的“技术改造项目固定资产贷款”,极大地节约了该公司的融资成本。

农业银行南平分行以服务杜氏木业这样的市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为支点,服务带动周边印刷、包装、运输等相关行业发展,带动周边林农、竹农增收致富,取得了很好的经济社会双重效益。截至2025年2月末,该分行服务市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58家,贷款余额8206万元,有效推动乡村全面振兴。

农业银行建瓯市支行工作人员(左一、右一)走访雷竹笋种植农户。马子悦/摄

翠竹重生

竹子是世界上生长速度最快的植物之一,这使得竹资源的更新换代相对较快,能在较短时间内提供大量的原材料。

南平市政和县作为福建省规模最大的竹具产品加工基地,竹具工艺加工企业有220余家,覆盖生产茶具、餐具、家具、灯具、竹炭、竹工艺品、竹空间等七大系列竹产品3600多个品种,竹产业的发展为当地企业、商户、农户带来无限商机。

“政和县不仅投资环境很好,竹子资源也很丰富。”返乡创业青年、政和县创艺竹业有限公司总经理杨素锦说。

一根竹子能做什么?在该公司的产品展厅内,竹子“摇身一变”,竹材做成工艺品、竹家具,竹条做成竹筷、竹签,竹废料做成竹纤维纸、竹炭……一根小小的毛竹在这里创造出无限多的可能。

为加速产品升级、拓展市场版图,该公司决定改造生产线、升级设备,但资金瓶颈制约其飞跃发展。农业银行政和县支行了解到该公司的资金需求后,主动上门服务,精准把脉,制定优化融资方案,为其提供400万元的小微企业资金支持,推动该公司升级全套的竹制品加工自动设备,为该公司向绿色低碳、品牌化转型发展加足马力。

有了资金的加持,该公司和铁山镇周边20余家竹农签订了毛竹购销合同,当地老百姓的竹林从过去的“废柴”变成“宝藏”。

十几年来,政和县一直致力于推动当地竹产业发展,不断完善以“中国竹具工艺城”为品牌的竹具产业体系建设,做全、做大、做强竹产业链条。农业银行南平分行为政和县竹业制造产业园区基础设施建设项目提供固定资产贷款支持,助力“中国竹具工艺城”打造成中国竹具设计中心、制造中心、集散中心。

锁“竹”林间鲜味

在南平市建瓯市东峰镇坤口村雷竹示范基地里,竹农陈亦强正弯腰检查竹鞭的生长情况。他手持竹刀,轻轻拨开覆盖的谷壳层。新萌发的淡黄色竹鞭在腐殖土中蜿蜒伸展,预示着今年丰收的希望。

东峰镇特有的红壤丘陵地和温湿气候孕育出清明前后即可上市的雷竹笋。这种笋鲜嫩爽口,每公斤批发价可达8-12元,是当地农民增收的“黄金产业”。

“雷竹种植是门精细活,三分种、七分管。”陈亦强介绍。作为需要持续投入的速生经济林,雷竹从定植到丰产需要4年周期,每年要经历3月的催芽肥、6月的发鞭肥和9月的孕笋肥。

“最考验技术的当属覆盖栽培。”陈亦强脚下的竹林铺满盖20厘米厚的混合谷壳、竹叶的有机物料,能有效促使雷竹提前40天出笋,亩均产量可从800公斤跃升至1200公斤。

随着种植规模扩大,陈亦强的资金压力接踵而至。他算了一笔账:每亩年需有机肥2吨、复合肥150公斤,加上覆盖物料和滴灌设备更新,年投入超过8万元。

2024年秋季,正当陈亦强为采购越冬肥犯愁时,农业银行南平分行的“惠农e贷”解了他的燃眉之急。“上午手机申请,下午客户经理就来现场办理。”陈亦强展示着手机银行里20万元的授信额度。

有了资金支持,陈亦强不仅购齐了60吨生物有机肥,还引入了智能温控系统。他在竹林间安装了10个温湿度传感器,数据实时传输到手机APP。这些科技投入即将见效,目前竹林出笋率已达85%。

竹林深处,欣喜地看到传统农业、现代科技、金融支持的深度融合。截至2025年2月末,农业银行南平分行支持竹农5622户,竹产业农户贷款余额达7.6亿元。在金融活水的润泽下,百万亩的翠竹正在书写“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现代注脚。

(来源:中国银行保险报)

工行邯郸邱县支行:党建红引领生态绿 共建美丽家园
« 上一篇 3天前
榆林市横山区:防范电信网络诈骗 全民共建平安社区
下一篇 » 3天前

文章评论

下“竹”功夫 促产业林下生“金”...

闽北大地600多万亩的竹林绵延如碧海,每根挺立的翠竹都镌刻着“中国笋竹之都”的产业密码。2023年2月,福建省南平市印发《南平市竹产业千亿行动方案》,围绕做好竹产业、竹科技、竹工艺、竹...

下“竹”功夫 促产业林下生“金”...